【中国科学报头版】张未卿:热爱可抵岁月长

来源:中国科学报

发布时间:2022-06-22

■本报见习记者 孙丹宁

2022年,是张未卿全身心投入自由电子激光研究工作的第十个年头。

刚刚荣获2022年辽宁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称号的张未卿,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(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)的研究员。作为副总工程师,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“基于可调极紫外相干光源的综合实验研究装置”(以下简称大连相干光源)。这是我国第一台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大型用户装置,也是世界上唯一工作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,是世界上最亮的极紫外光源。

提起这10年的科研生涯,张未卿笑道:“我从来不觉得累,因为这是我的兴趣、我的爱好,在实验室的时间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光。”

10年前在德国马普学会研究所实验室内工作的情景,仿佛与现如今在大连化物所工作的场景重合,虽然时间变了、地点变了,张未卿对科学研究的热忱和真心从未变过。

8500公里 听见使命召唤

2012年,在位于德国慕尼黑的马普学会研究所实验室内,“洪堡学者”张未卿正在从事博士后研究。

来到德国两年多,张未卿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。他从本科起就从事物理化学基础领域的研究,在这个方向深耕发展,如鱼得水,整体的研究进展十分顺利。

就在这时,张未卿突然收到了博士生导师杨学明的信息。“杨老师说自由电子激光项目——大连相干光源正在‘招兵买马’,问我要不要回来。”张未卿说。

张未卿站在了“二选一”的分岔口。一边是自己熟悉的科研领域,继续研究下去可能很快就会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。另一边,大连相干光源的建设是崭新的工程领域,与自己熟悉的基础科学领域相去甚远。在未来很多年内,可能无法像之前那样发表高水平的论文,这将是科研生涯的一种缺失。迈入崭新的工程领域,相当于迈入“处女地”,要在此处开疆拓土并不容易。

“当时,国内关于自由电子激光的研究多是其本身的研发,相关仪器作为试验装置而存在,无法24小时稳定提供给用户使用。”张未卿介绍,“而国际上作为用户装置的自由电子激光仪器仅有两三台在运行。原则上,国内科学家是可以申请使用光源机时的,但实际上能获得机时的概率并不高。”

如果没有高亮度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,国内该领域的许多科研项目都将缺少关键性工具,研究进程将大大延后。

想到这里,张未卿没有再犹豫,处理好德国的研究工作后,他立刻踏上了飞往国内的航班。

跨越8500公里的距离,张未卿听从国家的召唤,接受了艰巨的任务,毅然决然地向着这个崭新的领域进发。

100公里 寒冰天挡不住热火心

刚回国的张未卿来不及休整,便一头扎进项目中。

得益于团队的详细规划,大连相干光源初始准备阶段的进展很顺利。万事俱备了,“风”该往哪儿刮呢?设备在哪里“落地”成了团队亟须解决的问题。

经过各方沟通协调,大连相干光源选择落户在大连市瓦房店长兴岛,一个距离大连市中心100公里的小岛上。

大连相干光源施工前,团队需要进行实地勘察,了解地形情况,为后续的研究夯实根基。2014年的冬天,长兴岛园区建设才刚刚起步,缺乏各种配套设施。不便利的吃饭住宿条件、没有暖气、水电设施不全……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,与寒冷的冬天一起考验着团队人员的心理素质。

“但是项目不等人啊,我们就想‘抢’着进去装设备,节约时间为后面做准备。”张未卿说。

水电设施不全,团队就自行动手搭建临时设施。在安装调试最关键的时候,科研人员就吃住在现场,保证建设进度。

在离家100公里的小岛上,张未卿和整个研究团队一起,用最炙热、最纯粹的科研之心,对抗外界的寒冷。

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,张未卿和研究团队(大连化物所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团队)一起克服了现场各种不利条件,经历了日日夜夜的奋战,放弃了大量休息时间,终于完成了主要基建工程和主体光源装置的研制,实现了光源装置的首次自发辐射出光,创造了同类大型科学装置建设的新纪录。

零距离 兴趣和职业“不分家”

2018年,大连相干光源顺利通过验收。回忆起验收通过的场景,张未卿至今仍很兴奋:“大概5年的时间,我全身心投入到这一件事上,就像‘养孩子’一样。”

从开始满怀欣喜的迎接,到后面倾注全部心血去浇灌,这几年里,张未卿心无旁骛做研究,认认真真搞科研。项目最终“开花结果”离不开“坚持”二字,而坚持背后,张未卿另有“小秘密”。他告诉《中国科学报》:“我的老师杨学明院士说过一句话,‘我是一个幸运的人,一辈子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’,对这句话,我一直很有共鸣。”

张未卿从高中起就对理科很感兴趣,大学期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读书,博士期间在大连化物所攻读物理化学专业,可以说20余年他都在与这个领域打交道。做科研需要长期奋斗,想要“长青”,离不开“肥料”的灌溉。对于张未卿来说,能量源自于热爱。

如今的张未卿已经褪去稚嫩,从一名学生成长为一名科研团队的领导者、老师,团队也从最开始的10余人壮大至50余人。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团队里,他用自己的热爱、专注、坚持传递着能量。

“在科研道路上,杨老师经常鼓励我,将他做科研的激情和专注传递给了我,我也希望带给学生更多的能量,让他们做喜欢的事,自己动手创造价值。”张未卿说。

砥砺时光终成剑,张未卿将带着自己的热爱与信念,奔赴更远的高山。

以下是该媒体报道地址:https://news.sciencenet.cn/sbhtmlnews/2022/6/369947.shtm

Copyright 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,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.
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辽ICP备05000861 All Rights Reserved.

联系方式:电话:0411-84379956,邮箱:ysun@dicp.ac.cn